当前版: A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田间实践动起来 劳动教育“活”起来

顺峰中学、鸡洲锡全小学开展春季劳动实践活动
顺峰中学学生合作种菜。/学校供图
鸡洲锡全小学学生手拿秧苗开心合影。/学校供图
  春风拂面,万物生长,正是劳动实践与科学探索的好时节。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学校纷纷开展别开生面的春季劳动实践活动,让学校劳动教育活动“活”起来。

  

  顺峰中学

  以春季劳动实践锻炼学生品质

  近日,顺峰中学鼓励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落实劳动教育,先后到广州基地开展为期2天的春季劳动实践活动。捕鱼、挖番薯、学习非遗文化、插秧等,以竞赛、体验、感受等形式,提高学生积极性,为劳育落实落地增添色彩。

  4月1日,在初二年级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营仪式上,顺峰中学副校长彭刚向同学们阐述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了劳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彭刚勉励同学们利用这次实践活动接触不同于校园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亲手去体验劳动的辛苦与付出,去感受劳动收获的喜悦与自豪。

  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劳动工具的使用等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在劳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生物学科知识如农作物所需土壤特征、测量土壤的密度、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了解农民的日常生活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种植基地里,“春耕”场景热闹非凡、热火朝天,同学们弯下腰去平整土地、拔草、栽种、浇水等;水稻田里,同学们可卷起裤腿大胆下田,细心插下秧苗后记着导师的教导“每棵秧苗间距25厘米”,把一颗颗秧苗精心地播种下去。在田间劳作中,同学们挥汗如雨,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初始时同学们没有掌握要领,常常对着眼前泥水混合的秧田无从下手。通过观察、实践与思考,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同学们很快掌握到了方法,大家都争相比拼,看谁插的秧又多又整齐。看着刚刚空空的水田被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装点,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出幸福自豪的笑容,感受到了劳动的喜悦。

  

  鸡洲锡全小学

  把劳动教育课程搬进田间地头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4月8日,伦教鸡洲锡全小学组织五、六年级师生来到佛山阿农湾农耕文化园,开展主题为“体验农耕文化,增强劳动意识”的春季研学活动。

  春耕,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寓意着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和憧憬。“插秧”是春耕最具代表性的劳作,孩子们跟着老师认真学习插秧技巧,了解插秧中的注意事项,探索水田自然生态、实践传统插秧,亲身参与稻谷的“春耕”过程。一株株嫩绿的秧苗在孩子们手中稳稳地插入泥土,也种下了他们对劳动的敬畏和对粮食的珍惜。同学们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实际感受,更是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中真意,学会了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

  绘制帆布袋是大家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孩子们发挥创意,运用多种形状线条、颜色搭配等,用心绘画出独一无二的帆布袋。一个个别有创意的帆布袋画出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画出了同学们热爱生活的心声。

  农耕文化博物馆里收藏了铁锹、耙、犁、镰刀等大量传统劳动农具,一幅幅农耕场景的图景让孩子们应接不暇,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农耕时代。老师向学生介绍农具的功能和用途,让学生了解24节气和农事,培养大家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此外,园内还为孩子们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娱乐设施,孩子们在小火车上畅游园区,欢笑声回荡在空中;在大草坪上尽情释放自己的活力;在彩虹滑道上感受速度的刺激……这些娱乐设施为整个研学活动增添了一份乐趣和活力。

  春季研学是一次增长见闻的好机会,孩子们亲近大自然,领略自然之美,不仅了解了农耕文化,学习到了劳动知识,还创造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学校把劳动教育课程搬进田间地头,让学生知农事、体农情、会农活,在劳动中感受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真切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卢优玲

 
     标题导航
~~~顺峰中学、鸡洲锡全小学开展春季劳动实践活动
顺德区2024年小学新生招生方案发布~~~
   第A01版:导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今日顺德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教育周刊
田间实践动起来 劳动教育“活”起来
4月13日开始网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