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让消费者大胆预付费 不能光靠维权与承诺

  

  赵扬

  

  又到了一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顺德区开展了不少宣传活动,让市民“敢消费、乐意消费、开心消费”。而在大良,19家美容健身商户率先参与“双承诺”,为预付费市场的消费者权益又加上了一层保障。

  和线上线下的零售业消费不同,预付费市场更加考验商家和消费者的信任,尤其是在健身、美容美发以及早教辅导等领域,预付费已经成为普遍的营销模式。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预付费的模式本无大碍,本来就是商家为了增加消费者黏性的一种手段,属于你情我愿的公开消费。但是在预付费的背后,却又考验着消费者对商家的信心,主要的矛盾集中在“拒不退款”和商家“提桶跑路”这两点上。

  比如在退款问题上,大良公布的一起典型案例就提到,一市民在健身房办卡后,由于身体原因要求退费,但是商家要求扣除40%的手续费,后经过调解,在收取少量合理费用后办理了退款。类似的担忧其实广泛存在于消费者的心中,毕竟这些购买的服务往往需要好几年才能消费完,其间遇到变故如何退款,退多少都是值得关注的事情。因此大良此次组织19家商户加入“放心消费示范店”创建,就是为了在行业内部树立标杆,引导商家,更重要的是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大胆地消费。

  与此相比,消费者更加惧怕的是办了卡不久商家就结业消失了,真金白银购买的服务往往石沉大海。有良心的商家可能会提前通知大家来消费,或者退费,甚至转手给其他商家,无良的商家可能就“人间蒸发”了。

  面对这样的消费隐忧,需要市场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作出更多的探索,来预防类似的风险发生,保障消费者的信心。比如,在消费资金超过一定额度的情况下,对于预付费资金进行第三方的监管,又或者在行业内普及预付费的资金保障服务,购买保险等,方便消费者及时维权,挽回自己的损失。

  十几年前网购刚刚兴起时,不少人还是持观望的态度,主要原因就是网上买东西没有实体的商家,或者说没有面对面的交易,买家觉得不安全。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线下买东西起码有个店面在,售后维权起码可以找到人。但是随着支付宝等开始对交易资金进行第三方托管,买家确认收货后卖家才能收到钱,这样一方面保障了买家的权益,也约束了卖家的行为。

  其实在预付费市场也应该尝试下对消费资金进行监管,不然无良商家卷钱跑路,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切实利益,也伤害了整个市场的信心。

 
     标题导航
   第A01版:导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今日顺德
   第A04版:镇街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民生
   第A07版:美食周刊
   第A08版:教育周刊
不能只踩刹车 不踩油门
消费维权,要除“痛点”通“堵点”
让消费者大胆预付费 不能光靠维权与承诺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