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新从农业史的角度解读顺德桑基鱼塘的意义,包括顺德桑基鱼塘起源的基础,顺德桑、蚕的来源,顺德缫丝技术的来源以及清代机器缫丝对顺德的影响。其中,顺德的地理环境、建县的时间背景等都是桑基鱼塘建立的前提,在自然基础和人文基础的共同影响下,顺德的桑基鱼塘才会成规模增长,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清代顺德兴起的三次‘废稻树桑’高潮,与水利形势的改变有关。”吴建新说,由于西、北江三角洲下游沙田大开发,出海水道加长,顺德的低洼地容易受浸。桑园围从开口围变为闭口围,雨水来时内涝加剧,水稻田受淹严重,人们不得不将稻田挖成池塘。到了晚清,顺德整个县都成为桑基鱼塘区。
桑基鱼塘是珠三角地区的一种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模式,是顺德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为了更充分地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顺德区博物馆除了每年坚持进行的馆校合作外,今年还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企合作举办《世界循环生态农业典范——顺德桑基鱼塘文化展》。
据介绍,该展览精选逾百件(套)展品,讲述顺德桑基鱼塘的前世今生,科普桑蚕鱼的循环模式,重现科研成果在地开展的实景,加深公众对桑基鱼塘的科学认识与理解,进一步推动桑基鱼塘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目前该展览正在展出,展期将持续至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