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顺德慈善会保持创新活力,以多元活动营造浓厚慈善氛围

“让慈善成为人人生活的一部分”

“回望善影”顺德慈善会成立30年历程回顾展现场。
“回望善影”顺德慈善会成立30年历程回顾展征集而来的慈善旧物品。
“龙游善墟”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加。
图书义卖活动。
顺德慈善会举办的顺德历史文化讲座。
黄龙冬瓜文化节正是慈善资金扶持下,顺德乡村文化百花齐放的缩影。
  

  文/顺德融媒记者莫胜娜

  图/顺德融媒记者周焯杰 朱德文 林安迪

  

  在佛山地铁3号线大良钟楼站E出口,往前走几步,可以看到一幢有着白色主体、暗红色副楼及围墙的别墅,门口摆放着一个文创公仔,并带有“欢迎市民游客入内拍照打卡”的牌子,一些从此经过的市民游客看到牌子,会走进别墅看看,拍个照,打个卡。这里就是顺德区慈善会的办公地址,即复兴别墅。抱着“让慈善成为人人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理念,顺德慈善会希望将复兴别墅打造成为顺德的慈善地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顺德,慈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文化,甚至成为一种风潮。顺德慈善文化氛围浓厚,已经成为继美食、经济之后的第三张名片。在此基础上,顺德慈善界勇于创新,通过建设慈善综合体、举办各种慈善公益活动的方式,活跃慈善氛围,同时让慈善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深入群众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更深入地认识慈善、参与慈善。

  在这一风潮之下,围绕着复兴别墅,围绕着“让慈善成为人人生活的一部分”的宗旨,顺德的慈善正变得多元、新颖、有趣。

  一场展览牵动慈善情怀

  打造公共空间提供多元服务

  说到复兴别墅,一个展览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去年11月8日,“回望善影”顺德慈善会成立30年历程回顾展在这里开幕,通过展示顺德慈善会30年来的历程与发展,展现顺德慈善会在顺德发展过程中的担当与贡献。

  展览共分为三大展区,分别为30年历程大事记、30年主题展以及顺德慈善文创展示。其中,30年主题展一方面围绕“灾区支援”“民生关怀”“慈善服务”“可持续发展”四个篇章,展示顺德慈善会的担当与贡献;另一方面,旧照片、旧报纸、手写的信……慈善老物件的展出,则勾起着顺德人与慈善会之间的共同回忆与情感共鸣。

  走过31年历程的顺德慈善会,成立于1993年,一直致力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港澳台的爱心力量,多方筹措慈善款物,实施慈善项目,开展慈善活动,如今已经初步打造出一个完整专业的区域性慈善网络,成为推动佛山市乃至广东省慈善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展览本身在细节上的用心,除了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及精心的策展之外,还特意与顺德融媒等媒体联动,公开向市民征集老物件、历史资料等。几十年前做好事领取的奖牌、收藏起来的旧报纸、有关顺德慈善的书籍等,市民毫不吝啬地将这些承载着顺德慈善精神的物品捐赠出来,这些诚意满满的细节铺就而成的氛围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一名来自禅城的市民在看展中了解到顺德慈善会的发展历史,选择将亲人遗留的部分资金,通过慈善会献了一份爱心。

  展览是阶段性的,或者不久的将来,复兴别墅一楼的展览会改变主题,但是展览本身具备的公共属性将会继续。记者从顺德慈善会了解到,他们计划将复兴别墅主楼一层及副楼打造为公共空间,持续对公众开放,为群众提供展览、阅读、慈善文化体验、文旅打卡等服务。

  各类义卖紧跟时代潮流

  “消费就是做慈善”营造良好氛围

  6月29日,复兴别墅下面的小广场上特别热闹,“龙游善墟”的红色挂饰特别显眼,墟市的摊位由爱心商家进驻,他们有的在售卖顺德特色文创产品,有的在售卖特色小食,也有慈善摊位设摊义卖的同时宣传公益慈善项目,吸引更多人对项目的关注,帮助项目更好地开展。

  “龙游善墟”并非首创,早在今年2月初,顺德慈善会就在同一个地点举办了一次“龙游善墟”,当时设置了7个摊位,因为临近春节,售卖的文创产品中有特色红包、春联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趁墟。

  记者从顺德慈善会了解到,这些义卖活动所得,会被用于顺德“慈善文化营造”项目。该项目主要通过展览、讲座、公益集市等“慈善+文化”体验活动,倡导慈善教育,打造顺德慈善公益文化阵地,助力顺德营造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推进顺德“百千万工程”的建设。

  由于复兴别墅位于佛山地铁3号线大良钟楼站的E出口处,人流量较大,为此每次这样的集市都能聚拢不少人气。而类似的成功经验,让顺德慈善会推出了更多创新的活动。

  今年3月,顺德慈善会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打出“广告”,并且在复兴别墅一楼设了一个摊位,开始面向社会征集闲置的书籍。这是顺德慈善会推出的“爱不闲置”图书义卖公益市集活动,主要募集热心市民闲置的书籍、文具用于义卖,义卖得来的善款将用于支持该会的爱心助学项目。

  活动反响热烈,不少热心市民得知消息后,纷纷捐出了自己的闲置图书,活动收集到的书籍超过百册,童话、小说、哲学、绘本等种类的图书应有尽有。其中,一名接受顺德慈善会助学资助的学生小南(化名)主动将自己阅读过如今闲置的图书捐赠了过来,回馈社会为他带来的善意。

  义卖是如今一种较为流行的慈善公益方式。凭借复兴别墅拥有的场地优势及区位优势,近期顺德慈善会将别墅副楼进行了活化,打造成“希记士多”。记者走访发现,士多里的产品琳琅满目,魔方、书签、环保袋等文创产品应有尽有,而且大部分都跟目前顺德的各类慈善公益项目有关联,慈善文化与顺德本土文化进行了完美结合。

  据悉,“希记士多”义卖所得也将用于支持“慈善文化营造”项目,“我觉得挺有意义的,我前来消费,就可以做慈善,关键是这些产品美观又实用,我挺喜欢的。”前来购买产品的市民黄女士说。

  深度参与乡村文化振兴

  慈善多元有趣更能深入人心

  也是在6月29日,顺德慈善会复兴别墅内,一场有趣生动的问答讲座在此举办,邀请了顺德文创品牌“苏铁元素”“花若初见”创始人关志恒前来探究顺德历史名人与建筑的一点一滴。

  单一的活动我们好像很难将其与慈善扯上关系,只有从顺德慈善会举办的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入手进行思考,我们才会发现其内在的联系以及对城市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就在今年五一,一场“寻找顺德文化地图”慈善+盖章活动在顺德掀起了一股探寻顺德历史文化的热潮。活动以“慈善+盖章”City Walk的形式开展,设置了三个打卡点,分别在顺德慈善会、文筑书店及陈岩野先生祠,每一个打卡点都承载着顺德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而整个过程共可以盖十个印章,对应顺德十个镇街,参与者向顺德慈善会捐赠26元后,不仅能体验有趣的打卡活动,将十个印章成功打卡后,还能收获极具文化特色的顺德套色章以及极具仪式感的文化卷轴。

  而这次的讲座与“寻找顺德文化地图”City Walk活动是相互呼应的,讲座探讨的正是锦岩公园、西山庙、复兴别墅以及清晖园的动人历史。

  慈善与本土文化的相遇,是新时代下顺德慈善事业一个鲜明的特色之一。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对慈善事业的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有关规定,新时代下的“慈善”已不仅限于传统的救助社会困难人群活动,还扩展到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领域。

  顺德慈善会从2020年开始通过“众创共善·同行善计划”和顺德慈善会·和的爱心基金出资,对乡村文化项目进行扶持,近两年更是结合乡村振兴、以水兴城主题聚焦顺德乡村文化根源的挖掘、保育及传承,持续扶持乡村文化类创新项目,深入贯彻实施“百千万工程”。

  “众创共善·同行善计划”的乡村文化扶持有着明确的方向:一是通过对文化内涵进行沉淀梳理,让村(居)民认识和了解更多本土社区历史文化;二是借助由社区营造凝聚而成的群众基础,通过打造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兴旺的乡村节日庆典等活动吸引村(居)民广泛参与,进一步提高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三是通过创新项目形式,结合社区资本及行业前沿发展趋势探索“社会筹募”“商社共建”及其他可持续发展模式,吸引社会更多元的资源投入,推动社区资产增值、社区环境改善,打造一批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示范项目。

  在这样的引领和扶持下,诸如黄龙冬瓜、左滩酱鱼、荔村菊花、桃村栾樨、四基古桥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元素被挖掘出来并呈现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景象。

  如果说,顺德慈善会对乡村文化的扶持,是对顺德乡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系统探索,那么类似“寻找顺德文化地图”City Walk活动、历史文化讲座以及各村自主举办的各种乡村节日庆典则相当于是对这种系统探索的一个呈现,让更多市民领略到顺德本土文化的魅力。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创新而备受年轻人追捧的方式,顺德慈善正变得多元而有趣,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了更多市民的生活中。

 
     标题导航
顺德慈善会保持创新活力,以多元活动营造浓厚慈善氛围~~~
~~~
   第A01版:导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镇街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旅游与美食
   第A08版:慈善周刊
“让慈善成为人人生活的一部分”
爱心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