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诗意非遗的乡土通感和智慧内核

——读丘英姿诗集《时间的剪纸》
  朱佳发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诗意的。这些个散落于民间的老行当,经由口耳相传、实体传承以及习俗延续,就不仅是老行当了,除了工艺、技艺之外,还有表演艺术、实践活动、民间信仰、民俗庆典,也就是说,除了手艺,还有实物和场所,由此而构成了传统文化斑斓而迷人的恒久魅力。这些经由时间淘洗的古旧智慧,在没有深入其间的人眼里,是古老而古板的,而非遗之所以成为非遗,正是这种执拗的古板,使中华民族众多民间智慧与精神归依得以世代相传。

  而执拗古板就是诗意的源头。所谓执拗,在此就是执着和热爱,对于劳作、对于生活、对于习俗的执着与热爱,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累,全都转化成了收获与享受。这种对生活的坚守,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劳动的珍惜,由此而形成的古板,正是沧桑岁月的诗意赐予。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得最好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文化多样性的时代,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传统文化留传越多、保护越好、活化越好的城市,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越是时尚而活力的城市,因为他们有根基有养分,也就是有家底。这些从古都古城古镇一路走来的现代化都市,因为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根系和文化底蕴,而勃发出比“文化沙漠”更强劲和博大的创新能量。道理很简单,我们传承的非遗等传统文化,原初就是创新的产物,我们留传,就是在沿袭原创的智慧和灵感。

  因此可以说,一种非遗就是一个灵感。

  非遗应该是离诗意最近的存在。但要让非遗进入诗歌,却是有难度的挑战。佛山诗人丘英姿(樱子)就接受了这种挑战,并且挑战成功。

  樱子从事的是对各地历史文化挖掘、保育及非遗活化提升工作,对此我们可以说,相较于大多数人,诗人有着更为了解的优势,但对于诗写来说,了解不是最重要的,热爱、敬畏、纯粹才是。要赋予非遗不同的感悟和同样的诗意,非有纯粹的诗心不可,因为对于非遗的诗写,不是图解,不是产品说明或活动介绍,而是诗心深入浅出的灵魂行走,这行走或许始于技艺,却终于辽阔,一种无止境的广袤天地,它是实的,也是虚的;它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

  佛山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到目前,共有1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56个省级项目、131个市级项目,分布于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五区。这些非遗以其古老而深邃的磁力,吸引了不少诗人的倾情诗写,我就写了十几首非遗诗歌,感觉有点意思,意犹未尽。

  而樱子的厉害之处在于,她一口气写了119首,将佛山大部分的非遗都写入了她的诗歌,并集结成《时间的剪纸》,几近佛山非遗的百科全书了。

  在这本非遗诗集里,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粤剧、粤曲、秋色、庙会、龙舟、醉狮、陶艺、西樵大饼、龙舟说唱、人龙舞、香云纱等项目外,还有许多如粤讴、源吉林甘和茶等陌生项目亮相。这些非遗项目,在诗人的诗意还原以及思想延展中,惟妙惟肖地让乡土通感和智慧内核一一呈现,活灵活现。

  先说乡土通感。

  所有的非遗,除了农耕时代衣食住行所需之外,更是精神依靠,都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尤其遍布于乡村的非遗,乡土味是其最浓烈的气息。比如诗人在《疍家艇》一诗中的如是叙说:“我目睹风拿着一把刀/一把斧头,一把凿子/一把时间的锯齿/把季节雕琢成风雨飘摇的家”,一下就把我们拉回了疍家的水上家园,在水波荡漾中,与疍家人共经飘摇风雨,同品别样乡情。

  而我之所以说乡土通感,是指这些乡土情怀是穿越古今的,是古往今来共通的甘苦与乡愁,把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紧紧相连,代代相传,它是生生不息的质朴情感和不朽灵感,也是代代沿袭的文化基因——乡土通感是乡情通感也是文化通感。

  有此通感,听着苍老的粤讴腔调时,就能生出“粤讴,嗓音沙哑/孤独成一个瘦弱的名词”(《粤讴》)的感慨;而遇上舞火龙时,则会心生“一种幸福,发出浩大的邀请/成群结队/在厚厚的村志里,向我招手”(《上元舞火龙》)的喜悦;遥想叮叮当当的敲打时,就会怀揣对传统工艺的敬意:“拖着长刀和铁链的江湖/在新安街的老戏台上走走停停/瘦成古庙里的一尊雕像”(《佛山铸造》)。

  再说智慧内核。

  应该说,任何非遗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技艺还是习俗、表演或是实战,老祖宗的遗留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巧妙印记,一动一静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是智慧内核,更是精神内核,其强大的驱动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繁衍生息,得以强盛伟大的可靠保证。

  而就非遗的诗意表达而言,诗人与非遗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关系,这种精神融合,可以是温和的:“从西南酱园到海天酱园……/提鲜的时间/按日夜温差兑水,兑经验/按平仄吟诗,不押韵的我/立在西江和北江之间/长成黄豆。酿成挂杯的头抽”(《佛山酱油》);可以是激越的:“披着酒香的翰墨,思想很通透/那一饮而尽的豪迈/删繁就简/被酒精燃烧成一首诗/种在隔江的海寿岛”(《九江双蒸酒》);也可以是凛冽的:“此刻,我在鹰爪拳谱里流连/陡峭的秘笈/让我倒吸一口冷气/像情绪里生出锋利的诘问”(《鹰爪拳》)。

  也就是说,诗人要演绎好诗意非遗,不仅需要对非遗的虔诚与热爱,因为这是在向先人致敬、为智慧代言;更需要有一颗滚烫而冷静的诗心,热烈而睿智地守护着非遗承载的乡土情结和文化情怀,民间智慧与民族密码,若此,方可无招胜有招地进行着对诗意非遗的乡土通感和智慧内核的情感建筑与文化叙事。

  而这,不仅对非遗,更是对所有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与敬意。

  为樱子的努力点赞,与诸君共勉。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导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今日顺德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镇街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国内
诗意非遗的乡土通感和智慧内核
“消费马车”跑起来内需潜力放出来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