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敏奇
图/受访医院提供
一个多月前的9月28日,即将是中秋佳节、阖家团圆的日子,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顺德区中医院)重症创伤团队却共同度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该院急诊科、介入科、骨伤科、重症医学科、胸外科、手术室、检验输血科等多学科通力协作,并运用体外膜肺氧合(简称:ECMO)技术,成功挽救了一位因交通意外导致骨盆多处骨折、创伤性血胸、失血性休克危重患者的生命。
从接诊开始,该院各科室负责人10分钟内完成集合,与“死神”展开一场长达19小时的搏斗,将这名年仅23岁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成功拉了回来。“这是我院创伤中心自今年年初成立以来的一次‘大考’,而创伤中心‘硬核’团队也在本次‘大考’中凭实力交出完美答卷。”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副院长温宝泉说。
情况危急 多学科联动跟“死神”抢人
9月28日下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急诊收治了一位暂时联系不上家属的车祸受伤患者,该患者入院时经初步诊察,存在骨盆多处骨折、创伤性血胸、失血性休克。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急诊科立即予以紧急输血复苏、建立人工气道,并根据创伤中心工作机制上报医务科启动应急预案,在该院医务科的主持下,各专科骨干迅速到位,立即进行联合会诊并确定诊疗策略。
患者首先经绿色通道直入介入室,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吴庆德和副主任郑玉劲带领的介入团队迅速为病人行双侧髂动脉造影,成功定位靶血管并栓塞成功,随后送手术室由胸外科主任医师龙勤及创伤骨科副主任郭锋团队分别进行开胸探查止血、肋骨骨折内固定及骨盆骨折外固定术。
由于患者骨盆多处骨折导致大量出血,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检验科主任李琳紧急联系顺德区中心血站站长刘志泉申请紧急大量用血,由于是特珠的AB+血型,血液库存告急,经过协调,顺德区中心血站积极组织血源,从外地及组织本地人员献血保障抢救,一共为该名患者及时提供3250ml新鲜冰冻血浆、2900ml冰冻血浆、96.5U冷沉淀、61.5U红细胞以及3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为患者及时送来一袋袋“救命”血液,创下了顺德地区紧急大量用血的新纪录。
经骨盆固定、成功的髂动脉介入及开胸止血等手术治疗后,患者休克仍在恶化。同时,患者腹部较入院时明显膨隆,床旁超声对比入院时的腹部CT表现,可见新出现的大量腹腔积液,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盆腔、胸腔的大出血刚止住,又出现腹腔大出血。关键时刻,患者的肺也“罢工”了,历经一系列创伤打击后,患者此时已经出现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RS),氧合指数只有50mmHg不到,随时有心跳骤停的可能。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副院长、危急重症中心主任陈德珠表示,在千钧一发之际,该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钟建和副主任朱满桂果断作出决定,启动体外膜肺(ECMO)治疗。虽然无法控制的创伤性大出血是ECMO治疗的禁忌症,但此时此刻只有先通过ECMO替代肺的功能,才有可能对患者进行下一步的止血治疗,才有可能争取到活下去的一线希望。
取得医院医务部门同意后,该院ICU的ECMO小组成员迅速就位,在重症医学科主任钟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不到30分钟便成功实现ECMO流转,那股毫无生机的暗红色血液经膜肺氧合后如枯木逢春般鲜活奔涌,患者的指脉氧立刻从76%回升到100%,救治病人的希望回来了。
随后,重症团队立即将患者转运至介入科行介入止血,介入团队果断对腹腔动脉进行一一排查,首先发现肝左叶一个出血灶并给予栓塞,随后发现骶椎仍有多处渗血,要止住这些渗血点,必须对骶正中动脉实现栓塞。骶正中动脉只有头发丝般粗细,发自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分叉处,超选择栓塞成功机会可谓万中无一,最终,团队凭着扎实的基本功,最终挑战成功。予以栓塞后患者血压终于开始趋向稳定,大家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可以松了下来,至此,时间已是次日的中午,通过整个创伤中心团队的不懈努力,终于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10月3日,患者最终顺利撤离了ECMO,结束了持续4天多的ECMO支持。后期经过重症医学科、骨科、胸科、介入科、普外科、输血科等各专科联合诊治下,患者呼吸功能、肾功能、肝功能、凝血功能恢复良好后将骨盆外固定拆除,通过微创通道螺钉技术行骨盆内固定治疗,方便患者后期功能锻炼,无神经系统后遗症,于10月18日成功转出ICU,继续康复治疗。
创造奇迹 首用ECMO打赢生命保卫战
数据显示,创伤在我国45岁以下人口死因中排名第一。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坠落、机械伤等导致的创伤大约达6200万人次,其中死亡人数达70万到80万。临床研究表明,严重创伤患者在1小时内转诊到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更能得到有效救治。
为进一步提升整体创伤救治能力,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承担顺德创伤救治的重任,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全力建设创伤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副院长温宝泉介绍,通过整合国内外先进管理和临床诊疗经验技术,该医院创伤中心组建了一支以急诊科、骨科、重症医学科、脑病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为核心科室,以介入科、输血科、检验科、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等为支撑科室组成的创伤中心团队,目前配备充足的专业医护人员,建立多学科协同救治机制,不断优化救治流程,持续完善救治体系。
经主管部门专业评估,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的诊疗环境、急救车辆、急救设备和急救队伍救治能力能够满足快速救治需要,今年年初,该院创伤中心也随之成立。
本次救治的病人,是该院创伤中心成立近一年来,在多学科联动合作下,首例使用ECMO为创伤病人完成生命接力的案例,也是创伤中心建立以来的一次“大考”。而ECMO是指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主要用于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为其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代表一个医院、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除了传统的ARDS、急性肺栓塞、心肌炎、心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AMI)等适应症外,目前ECMO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急性出血性疾病不应被视为ECMO的绝对禁忌症。
ECMO作为一种高级生命支持技术,是针对心肺衰竭患者最后的救治手段,被临床医生形容为救治危重症患者的“最后法宝”。陈德珠指出,本例患者救治成功的其中一处关键就是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创伤性凝血病等复杂的临床情况下果断实施ECMO治疗,为后期二次介入止血创造了条件,为患者争取到了关键的时间窗口。ECMO等高精尖技术的应用,可为该院高水平的重症创伤救治提供更为强大的保障。
除了早期的止血、呼吸、循环支持外,患者还面临着创伤性凝血病、急性肾损伤、急性肝损伤、上消化道出血、脓毒症等一系列复杂的情况需要审慎治疗,重症医学团队在陈德珠带领下每天为患者制定缜密的诊疗方案,在ECMO、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等完备的体外生命支持下,对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器官保护、感染防治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患者循环逐步稳定,肺部情况逐渐改善。
改变传统 一站式抢救大大提高成功率
月均救治多发伤、复合伤患者近40例,其中危重症患者占比30%以上;创伤后救治时间缩短到1小时内,时间提速;院内抢救成功率提高,肢体重建修复成功率也非常高。
温宝泉介绍,该院创伤中心的成立一改过去“分诊分科”的轮转型旧模式,建立“创伤中心”微信群打通各环节的信息沟通,优化创伤中心时间管理制度,全程管理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急诊复苏、控制性手术、脏器功能支持、确定性手术、康复管理,最终确立了创伤中心以高级职称医生为主导,专业团队协同手术,抢救、治疗、康复一站式解决的新模式。真正让患者得到一体化、高效率、全流程的服务,提高区域内的创伤救治水平。
严重创伤患者的身体要想复原,抢救、治疗后康复环节不可或缺。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创伤中心成立后,可完成一站式服务,康复科、中医科等介入其中,全流程帮助患者延续有质量的生命体验。
同时,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持续发挥院内特色专科的优势,在创伤救治工作上为病人保驾护航。以该院骨伤科为例,本次救治中由于患者骨盆多处骨折导致大出血,就是由创伤骨科副主任郭锋团队为病人进行骨盆外固定术,才能让病人的骨盆得到临时性的可靠固定达到损伤控制的目的,并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顺利进行骨盆微创内固定手术。该院骨伤科作为广东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于2019年2月成立骨伤中心,病区增至5个,设有脊柱、运动关节、创伤、足踝、综合骨科5个亚专科,专科综合实力稳居本地区前列。
该院骨伤中心秉承“融贯中西,博采众长”的理念,吸收了中医传统的精髓,结合现代医学先进诊疗技术,综合治疗骨伤骨病,疗效显著。2022年,骨伤中心收治病人10000余人次,年专科手术量近7000台。温宝泉介绍,未来,将会凭借骨伤科的专业优势,继续为创伤中心救治工作添砖加瓦。
据了解,该院创伤中心在团队的培训上,像ECMO这类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需要ICU整个团队配合、沟通协作。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在开展ECMO技术前的2年筹备阶段里,把ECMO相关的知识作为科室业务学习内容,涵盖了ECMO从原理、管理、并发症预防、突发事件处理等方方面面,不断进行模拟操作,制定科室的ECMO诊疗流程手册,成立ECMO小组,组建ECMO病人管理微信沟通群。
在人才培养上,该院重症医学科先后外派7名医生及3名护士到全国各大ECMO培训基地进修学习,经过考核拿到国家认可的ECMO技术证书。正式开展ECMO后,每例实施ECMO的病人,有回顾,有总结,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ECMO救治能力,使ECMO达到同质化管理,保障患者顺利安全实施ECMO。
新模式运作后,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创伤中心承担起愈加繁重、艰巨的任务,创造出多个生命奇迹。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考验,他们用亮眼的成绩“实力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