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凝聚“银发”力量 赋能基层治理

顺德大力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员融入社区
大良街道南华社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组织参观莘村大街。/受访单位供图
  

  “就近学习,融入组织生活;就近活动,融入文化建设;就近得到关心照顾,融入多元服务;就近发挥作用,融入社区治理。”这是顺德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员融入社区“四就近四融入”的目标和要求。

  9月22日,大良街道德和社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老党员驿站揭牌成立,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德和社区有了“新家”。这标志着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德和社区实现“四就近四融入”将更加方便。而在全区,目前已有12个社区(村)成立了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

  近年来,顺德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单位与社区相结合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模式,大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员融入社区,搭建离退休干部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助力基层治理,让离退休干部党员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持续为顺德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支部建在“家门口”

  推进社区老党员驿站建设

  德和社区在顺德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和大良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以德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成立大良街道德和社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德和社区老党员驿站,为离退休干部党员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便利,积极引导和鼓励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协助社区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贡献自身力量。

  德和社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沈涌表示,临时党支部和老党员驿站的成立,不仅让离退休干部党员过好“家门口”的组织生活,还可以结合社区各个阵地、各项资源、各种服务,积极发动离退休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协助社区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投身社区建设,融入社区治理。

  德和社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老党员驿站的成立,是顺德深化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员融入社区的一个缩影。这也是顺德增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重要实践,是完善党建网络、推动党建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举措,是丰富老党员组织生活、实现组织关怀、强化组织保障的重要方式。

  按照离退休干部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方式,顺德积极探索推动在离退休干部党员集中居住的社区成立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目前,在顺德区委老干部局的推动和支持下,全区已有12个社区(村)成立了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

  区委老干部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临时党支部主要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开展政治学习、思政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让离退休干部党员就便参加组织生活。此外,组织动员离退休干部党员支持社区各项工作,发挥好老干部的优势和作用。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良街道南华社区通过组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让老党员、老干部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学习活动。譬如,在临时党支部书记罗秀珊带领下,大家在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开展理论学习,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让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将党的好声音传达到群众心坎上,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老干部心里面。

  在伦教街道荔村村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书记梁浩尧看来,老同志以前也有平台发挥作用,但临时党支部的成立将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将继续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党员参与其中,凝聚党员力量,共建和美伦教生活新图景。

  同时,顺德以社区成立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为抓手,积极推进社区老党员驿站建设。老党员驿站建设突出一个“党”字,服务一个“老”字,坚持“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原则,把老党员驿站打造成老党员的政治高地、活动阵地、文化园地、精神属地和正能量发源地。

  作为成立了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的社区,大良顺峰社区党委书记谢慧仪表示,社区党委将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个人爱好特长,利用好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知青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带动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项目、志愿服务活动,扩大活动覆盖面,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优势作用,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作用发挥在“家门口”

  凝聚“银发”先锋力量

  顺德在条件成熟的社区组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让社区多了一个平台,给予离退休老干部以关爱,同时促进他们进一步融入社区,为基层治理出谋划策。

  “虽然我们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作为一名党员,要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陈村镇合成社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书记邵平儿表示,希望通过做力所能及的善事,将爱心与善心分享给身边的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进一步发挥自己优势和作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事实上,在临时党支部成立之前,邵平儿就经常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曾就垃圾分类等工作建言献策,开展垃圾分类宣讲。随着合成社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的成立,当天还同步组建了合成社区桑榆红党群先锋队和读书组、书法组、健身组、文娱组四个志愿服务组,让邵平儿他们这群老同志有了更好发挥作用的平台。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我退休后继续为村居基层治理出力。”荔村村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书记梁浩尧等一众老干部退休后仍旧聚在一起,下基层、访民生、集民意、解民忧,切身实地为基层群众谋福祉。

  “我们退休了就更好地沉到基层去跟群众打好关系、做好朋友,只有这样群众才会信任我们,才会将实际的民生问题告诉我们。”梁浩尧表示,作为曾经的基层干部,自身有着丰富的基层治理和与基层群众打交道的经验,如今更应该用好这份“财富”,搭建起组织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桥梁,让民生工作更好地落实,将基层建设得越来越好。

  在大良街道南华社区,社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组织大家参观考察莘村大街。莘村大街每条巷口墙面上都贴着街巷长联系方式,其中有不少街巷长都是老党员。据悉,这是南华社区落实党员街巷长制的其中一环,以方便辖区居民及时反馈民情,加强街巷长与群众的联系。这种做法引起老同志的注意和兴趣,大家纷纷点赞。

  “从前垃圾乱堆,走过都有很大的味道。现在有了街巷长,整条街巷不仅干净整洁了很多,文化气息也很浓厚,未来希望有更多的老党员加入街巷长团队,更好地发挥离退休老干部的优势,服务群众。”退休干部何叔居住该社区二十余年,重走莘村大街时,忍不住为它的变化点赞。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顺德广大离退休干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法律政策宣讲、社会维稳调解、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在社区担当“政策宣讲员”“党建指导员”“环境治理员”“安全保卫员”“矛盾调解员”“楼长、街巷长”……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发挥言传身教作用,弘扬红色家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顺德区委老干部局局长易惠玲表示,将以德和社区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老党员驿站的成立为新起点,不断充实阵地的功能内涵,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以点带面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建网络体系,更好地激活、凝聚广大老干部、老党员的正能量;希望区、镇街、村居三级党组织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推动落实,不断加强全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凝聚“桑榆”力量,焕发“红耆”风采,为顺德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泰银

 
     标题导航
~~~顺德大力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员融入社区
~~~伦教颐老院驻院社工郭嘉莹以耐心和专业服务获得职业认同感
   第A01版:导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今日顺德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都市
   第A08版:国内
凝聚“银发”力量 赋能基层治理
服务长者,陪伴是最好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