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平坦宽敞的万亩农田主干道一路向前,两侧绿意盎然,路灯崭新靓丽。视线穿过蓬勃生长的高大树木,可见桑基鱼塘纵横排列,星罗棋布。一间间极具岭南水乡风格的现代化农棚点缀在塘基上,不时有农户进出其间,忙得不亦乐乎。
向破旧农棚“开刀”
一路林荫一路花,田园旖旎风光如画,这是杏坛镇打造美丽田园的一个生动写照。作为顺德区的农业大镇,杏坛镇河网交错、鱼塘密布,是历史上“桑基鱼塘”的典范和“南国丝都”的福隅。这片高颜值的岭南水乡之地,数年前却“美中不足”,一些田间窝棚成了田间“疤点”,阻碍了高标准农田的进阶。
过去,农户们都习惯在田间地头或鱼塘塘埂上搭建简易农棚,用以存放农用工具,方便于田间作业。这些破旧农棚因而滋生了许多问题,除了影响农村环境的美观,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
田间窝棚不仅分布在田间地头,还扎根在路网沿线。破旧农棚以松皮棚为主,多为废弃铁皮、沥青、塑料布、毛竹片等材料搭建,防火防风能力弱,且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村容村貌建设、社会管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和隐患。
清理整治田间窝棚刻不容缓。自2018年起,顺德就以持续整治破旧农棚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美丽田园建设。2023年,顺德更是把深入开展田间地头环境整治作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集中治理田园脏乱差问题、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短板。工作中,顺德加大田间地头环境整治的工作力度,制定行动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对辖区内田间环境开展全面摸查,确定目标任务,进行挂图作战,力争把农田建设成为亮丽的风景线、乡村的后花园。
“军令状”已下,一场美丽大行动在全区各镇街的田园上全面铺开。
循着政策的指引,杏坛镇结合万亩农田美丽田园示范区项目,全面开展交通主干道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和景观提升工作,重点针对“四沿”,即对沿高速公路、沿轨道、沿省道国道、沿景点等人口密集地方的田间窝棚“开刀”,将农棚整治与“三违”整治工作紧密结合,并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
全区建成6个美丽田园示范区
破旧农棚整治涉及面广、头绪繁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杏坛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梁展奕介绍,在实际工作中,杏坛镇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摸底调查和政策宣传,广泛听取民情民意,收集农户的意见和建议,指引和帮助农户将乱搭建的破旧农棚进行拆除。
整治田间窝棚固然重要,但也要避免“一刀切”。梁展奕介绍,农棚改造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政府提供图纸和样板,农户按要求自行搭建,二是由区、镇两级共同出资搭建,建成后无偿转移给管理用房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升集体收益。
新建农棚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进行安装,考虑到部分从事养殖业农户的需求,划分了相应的功能分区,以满足看护与存放农具、农资等生产资料的功能。在规定面积内,农户还可在棚外种植景观花,田间生态环境显著提升。
而今在杏坛镇,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往杂乱无章、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的“田、塘头棚”已明显减少,农棚脏、乱、差的面貌得到有效改善,美丽的岭南水乡景观熠熠生辉。道路边、农田里、塘基上,一间间极具岭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农棚与周边景观自然过渡、浑然一体,既解决了农用工具存放与安全问题,又提高了田间地头的颜值,进一步推动美丽田园建设。
“对于破旧农棚的整治工作,我们是从田间菜地一直纵深延伸到公路、高速路、鱼塘以及果园。”梁展奕说,经过前期大量的宣传解释工作,整个清拆过程都比较顺利,大部分农户都比较配合,“但也有部分村民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或质疑,工作人员反反复复上门做思想工作,倾听需求,最终破旧农棚整治工作获得了大部分村民的支持”。据介绍,自2018年至今,杏坛镇已累计搭建超1500个标准化农棚。
农田变美景,园区变景区。而今,农棚整洁美观,别具一格,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居民都对它交口称赞。“现在的农棚比之前漂亮多了,也非常坚固,遇到暴雨天、台风天也不怕了。”杏坛镇村民苏先生说。
杏坛镇破旧农棚整治工作是顺德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并在地方落地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顺德以农棚改造提升为切口改善农村田园风貌,各镇街深入开展“爱我田园”清洁行动,打出了“清、理、拆、改、建”组合拳,推动农田整体环境全面改善,推动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创意体验农业,全面描绘“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的和美乡村新图景。
数据见真章。目前顺德已累计完成整治提升棚舍9251个,建成乐从上华、勒流南水、勒流江义、陈村仙涌等6个美丽田园示范区,力促“一处美”变“处处美”,“一时美”变“时时美”。
唤醒永远的乡愁,推进绿色发展,顺德乡村振兴之歌充满浓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意。在顺德大地的田野上,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铺展。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邓海霞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冠洪